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与普通孩子有些许不同,他们虽然生活在我们身边,却又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星空一样遥远,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有着明亮清澈的双眼,你却无法捕捉他们的目光;他们会发出稚嫩的呷呀声,你却难以与他们进行对话;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需要经过成干上万次反复教育和鼓励。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漂亮、灿烂,却又遥远、神秘,人们对他们的一些行为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一犹如天上的星星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它既不是“性格孤僻”、“觉得孤独”,也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广泛性、严重的发育障得性障碍。罹患孤独症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社交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特殊学生是弱势群体,应该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给予学生特殊的爱,让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学习和生活。
一,爱心激励,树立自信。
特殊儿童由于学习上的失败、交往上的挫折、精神上的伤害等原因容易造成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悲观、消极。因此我们就要投入不同常人的耐性和忍性,用无私的爱滋润着这些脆弱幼小的心灵。对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大家应宽容、谅解,而且要时心引导;对他们生活上的弱能,应不厌其烦,细心照顾;对性情孤僻不合群的特殊儿童,需要与他悉心交流,寻找帮教伙伴。让特殊儿童在认同、接纳、尊重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他们的自卑感渐渐消失,自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
二、建立平等、信任关系
我认为与孩子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非常重要,信任关系就建立在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中建立起来,在信任基础上的教育就更容易被接受。信任是相互的,要得到特殊学生的信任是很容易的,但要给子特殊学生充分的信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们信任这样的孩子,就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处处维护他们的自尊,就会欣然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挫折,而不放弃不迁怒于孩子;就会在长时间面对几乎毫无进步的孩子,仍深信她终有一天能学会关心,成长为正常孩子,这需要有足够的信心与毅力,坚持到底。
三、学习上正常教育,及时帮助。
特殊学生通常自信心不足、畏缩、经不起挫折、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与他们时常遭受失败的经历有关。既然失败经历使他们产生这些消极情绪与行为,我们就应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学习上的连续失败会造成学生自卑心理,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妨碍学习能力的发挥。但不要误以为“降低”或“放松”要求,就是对特殊学生的照顾。把他们带到一棵最矮的果树下,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到学习的果子,难道不比将果子放在她手中好吗?所以要求太低或没耐心只能拉大他与其他孩子的差距,要给予较高的教育期望,多鼓励、多帮助、多关心,从开始就要求他们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等待其内在的潜力开发。
四、强化对他们的喜爱,给予特殊鼓励。
对特殊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及时强化,在适当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强化好的行为。当出现问题时,要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促进发展。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这都是对他们的振奋和鼓励。许多事实都证明:爱护、信任和期待能激发智慧和潜力。
五、家校联手,共同努力
教育是全方位的,家长的力量毕竟有限,及时与老师沟通,在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上取长补短,给予孩子全面的关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对特殊儿童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班级学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对他们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当他们说错话、做错事时要宽容和耐心,特别是当看到他们反应迟钝、成绩不好,多次讲解仍不理解时,千万不要急躁,更不要有怨言和牢骚,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方的配合,正确的教育,才能让特殊儿童学会全面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在消除孩子依赖心理,增强自立能力方面,除教师的严格要求,目标激励外,更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变包办为引导与训练,如让孩子自己叠被子、折衣服、煮饭等,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逐步矫治他们的依赖心理,为他们走向独立生活提供最大的帮助。
我们要学会赏识生命、赏识个性、赏识进步,我们要用真诚的关心、关爱和热情帮助,使特殊孩子能得以健康成长。